一、何谓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基本生理特征是血糖增高,长期血糖增高会导致多器官组织损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二、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
①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糖尿病,或者不但患糖尿病,还有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人的后代也容易得糖尿病。
②40岁以上者,不管有没有遗传背景,得糖尿病的几率比年轻人多。
③肥胖者,尤其是胖肚子,因为肥胖是患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④高血压患者,现在虽然血糖不高,但是加上肥胖,再加上易患年龄段,更容易得糖尿病。
⑤其他,如高脂血症患者、妊娠生过
三、糖尿病的预防控制
1、定期血糖检查
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有点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30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这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2、饮食疗法
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人是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控制热量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增加糖类和维生素的含量。其次,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3、运动疗法
运动能降低血糖,一般中等量的运动降糖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左右。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还可以使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强,并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运动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保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但要避免进行剧烈的和对抗性的活动。
4、药物干预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药物干预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对付糖尿病前期。特别是对于部分糖耐量减低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习惯的生活方式,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就要考虑药物干预。必须强调,糖尿病前期患者即使已暂时解除了“警报”,但如果不坚持原来的治疗措施,也有复发的可能,所以糖耐量减低者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干预治疗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