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官方微博
医院动态
HOSPITAL DYNAMICS
Contact Us
400-820-2107
hdyy95_2020@163.com
上海市浦东新区博兴路95号
医院新闻 | HOSPITAL PROFILE
当前位置: 沪东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东方城乡报.jpg

 

 

中山携手沪东 服务基层百姓

  姜教授说,2017年中山医院迎来了80周年的华诞,中山医院是当时中国人自己办的最大的医院,也是中国人自己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山医院建立的宗旨就是为平民服务,为中国人服务。这就是中山医院的“初心”。多年来,中山医院以雄厚的综合实力为一批又一批平民患者服务。姜教授说,其实中山医院与沪东医院结为合作伙伴,就是对为平民服务这个宗旨的践行和坚持。

DSC_5286.jpg

  姜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派往法国学习康复医学,回国之后,于1994年在中山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研究所。而当年国内还基本没有康复医学的专门科室。2002年姜教授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聘为终身教授,同时兼任康复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姜教授说:“我们这辈人最常说的就是身在旧社会, 长在红旗下,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医生,就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1515034279(1).png

 

“待病人如亲人的专家”

  周二这天早上,在沪东医院专家门诊室里,已经85岁的姜立本教授,眼神清亮、精神矍铄,正认真地为一位患者看X片。来看病的是沪东社区的谷阿姨,她说,自己前一阵腿发麻、抽筋,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医院,针灸、推拿全都试过,依然没有好转。来到姜教授这里,他耐心地仔细检查,终于找到了病因。谷阿姨感动地说:“姜教授看病特别仔细,经他治疗我的病终于好多了。他是一个待病人如亲人的专家,是我们老百姓的好医生”。

  据了解,姜教授在沪东医院专家门诊为病人义务看诊一次只看8-10位病人,这样一个病人就能有20分钟的看诊时间。这在一些人满为患的三甲医院是不可能做到的。姜教授还每月两次去沪东医院康复骨科病房查房。这样的合作已经持续了5年,原本在沪东医院,康复科是没有病房的。2013年由姜教授提议设立了康复科病房,他亲自查房解决病人的病痛。现在他的名气越来越响,许多被姜教授治好病的社区居民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2016年,沪东医院又设立了特需门诊,社区居民只要挂普通号,就能得到专家的诊疗。

  如今,中山医院为培养提升基层医疗第一线医生医疗水平的合作方式还有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中心、东海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所临床分中心。

1512010975(1).png

 

“医联体”式合作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姜教授说,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补的短板就在基层医院。一来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二来基层医院的管理等水平有待提高。经常发生病患小问题拖着,大问题解决不了的尴尬情况。

  姜教授说,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是存在的。而大医院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联手的“医联体”有助于缓解这个问题。医疗联合体就是统筹整合成员单位的医疗资源,常见疾病就诊在基层,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在联合体内解决,基本形成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诊疗的分工协作机制。目前,浦东有2个专科医联体、9个已建成的地区医疗联合体,还计划新增4个区域医联体,其中就包括沪东区域医联体。

       沪东医院骨科主任马兆龙说,姜教授在沪东医院为百姓开设义诊的同时,还为医务人员开设教学门诊和科普讲座。他不仅用丰富的经验处理了很多“疑难杂症”,也给年轻的医生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技术指导,很好地提升了沪东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从而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就诊。

 摘自东方城乡报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出版A08版

 微信图片_20180104153049.jpg